《上海证券报》20日刊发题为《明天系风险处置近尾声 9家被接管机构风险外溢性可控》的报道。报道称,7月17日被银保监会、证监会接管的明天系9家机构,合计约有150家同业交易对手,同业风险敞口约400亿至500亿元,其中风险敞口超过3亿元的交易对手仅10余家,风险外溢性远小于1年多前被接管的包商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难以构成冲击。
这是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各方求证后获取的信息。明天系风险处置工作基于“一盘棋”布局,接管包商银行系先行“精准拆弹”,接管9家机构是随后的关键一步。相关监管部门对此已有充分预案,准备措施完善。
为何被接管?
此次被接管的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皆为明天系控股公司。
回顾包商银行被接管,是因为大量资金被大股东明天集团违法违规占用,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导致该行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触发了法定的接管条件被依法接管。
那么,这9家机构又是因为何种原因而被接管?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触发了保险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接管条件。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触发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接管条件。
记者从业内获悉,上述公司触发接管条件的理由分别是: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新时代信托,皆是由于大股东明天集团违规占款,资不抵债;易安财险公司治理混乱,导致偿付能力不足;新华信托内部人控制严重,存在经营风险。
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和国盛期货,则因隐瞒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第八条和第六十二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依法实行接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这些机构大都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经营管理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潜在风险上升并开始显现,监管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处置和化解问题机构的经营风险,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主体人利益。
而且,这9家机构皆为明天系版图中的棋子,因资金联系紧密、业务环环相扣,只要处置一家肯定会牵扯到另一家,故监管部门决定在同一时间对9家机构实施接管。
此前对于安邦保险、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皆是在市场化法治化框架下,“一企一策”进行风险处置。记者获悉,对这9家机构也将坚持分类施策,根据每家公司的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的化解方式。
对市场影响几何?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末,上述9家机构总资产超过9000亿元,净资产超过900亿元。
家数较多、总计资产规模不小,这9家机构被接管,会否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记者,衡量风险不仅要看资产和机构,还要看外溢性,以现阶段掌握的情况看,9家机构的风险外溢性并不强。
从同业业务的绝对量上看,记者多方求证后获悉,9家机构的同业交易对手共计150多家,同业风险敞口约400亿至500亿元,风险敞口超过3亿元的机构仅10余家,且交易类型多为债券回购,有抵质押物。
而反观包商银行,虽然仅1家,但彼时同业交易对手多达700家,个人储户超过500万户,理财客户超过20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2.5万家,风险敞口超过3000亿元。
而且,9家机构里面资产规模较大的2家均为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金融系统里多充当资金融出方的角色,所以其出险并不会造成大规模债务违约的情况,对于金融体系资金面并不构成太大威胁。
从涉众风险看,此次被接管的有4类机构,分别为保险、证券、信托、期货。
其中,保险保障基金充分保障保单持有人权益,不存在涉众风险。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4家保险公司接管前签订的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4家保险公司无论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如何变化,风险如何化解,相关保险合同合法权益都将得到保障。
“3家证券期货机构,主要涉及公司治理的问题,通过接管摘掉明天系的‘帽子’,找一个好‘婆家’就可以,完全不影响正常业务。”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证监会称,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融资类业务、债券回购、同业业务等各类业务以及国盛期货期货经纪等业务照常经营。客户证券交易、期货交易不受影响,客户资金转入转出正常进行;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合同继续履行,资管产品的申赎正常进行。
信托的情况有所差异。按照信托产品的法律属性,接下来的数月,投资人需对认购的信托产品份额进行登记,接管组将对信托权益进行核对确认,并依法按照“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督促公司积极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回收资金,及时全部用于兑付投资者,切实保护信托产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接管组将积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清收资产,并争取引入新股东增加资本实力。
西南财大兼职教授陈赤告诉记者,据了解,监管机构前期已经依法对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采取了相关监管措施,限制了部分业务。这两家信托公司规模较小,影响力也很小,被接管后,不会对信托业和金融体系风险可控的局面产生大的实质性影响。而且,采取接管措施,可以防止它们继续自行经营管理而导致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保护信托受益人的利益,阻止风险外溢传染,有利于稳定信托行业、稳定金融体系、稳定金融市场、稳定投资者人心。
此外,记者从接近监管的人士处获悉,从明天系惯用的操作手法看,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数量较大,多为闭环和内循环。例如,用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认购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用至明天系其他公司,信托公司在其中充当了资金暗度陈仓的通道。因此,对于明天系所谓的“窟窿”,不宜简单加总来放大估量。
西水股份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天安财险认购的合计60.40亿元新时代信托蓝海信托计划出现逾期。这正是明天系内循环交易的一个表现,其风险外溢性有限。
“从风险的外溢性看,这9家机构远不及包商银行1家,因此,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影响。”一位接近央行人士总结说。
明天系风险处置近尾声
在此前几起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过程中,股东责任一直被强调要压实。
记者了解到,从主观来说,明天系存在“自救”意愿,积极履行股东责任。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明天系的风险逐渐收敛,通过以资抵债等方式,堵了超过千亿元的“窟窿”。可以观察到,过去一年,包括恒泰证券、联讯证券在内的机构牌照已经顺利被卖出。
但是从客观情况看,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变了。曾几何时,金融牌照确实“值钱”,可以卖出好价钱,但是现阶段,在严监管、强化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穿透管理的大背景下,牌照价值大幅降低。而且,记者了解到,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股东资质趋于严格审查,坚决警惕“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情况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天系自行化解风险的能力有限,旗下子公司风险逐渐显化,如不及时主动处置,风险可能蔓延扩散,因此,监管部门决定依法对9家机构实行接管。“以9家机构被接管为标志,明天系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先后被啃下。”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指出。
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收官年。“目前决定胜负的几大‘战役’已接近顺利收官。”在一位金融管理部门人士看来,过去两年,我国抓住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妥善解决了一些风险突出的金融集团、脆弱且体量较大的城商行的风险。目前,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总体收敛,金融管理部门有信心和决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于后续是否还会出现如近两年一样较大规模的风险处置事件,央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其观察,接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低。随着一些重大风险点被“精准拆弹”,金融安全网逐渐筑牢,预计未来基于现行监管框架下的填漏洞、补短板,会成为金融体系风险防范的常态。
(记者 李丹丹)
关键词: 明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