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运行体系的有力构成部分,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决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更多参与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还有很大新潜力有待释放。
会议从四个方面部署了相关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发展;提升开放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议称,推动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将招商成果纳入经开区考核激励。对创业创新人员在户籍、子女入学、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便利。各地要主动作为,赋予经开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放出活力,管出公平。
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会议指出,经开区要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可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支持建设国家大科学试验装置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区内科研院所转化职务发明成果收益给予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现金奖励,符合规定的可减按50%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经开区与职业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加大支持。
在提升开放水平方面,会议强调,支持经开区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等,鼓励港澳地区及外国机构、企业、资本参与国际合作园区运营。支持设立综合保税区。支持在有条件的经开区开展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等试点。
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会议称,国家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区内布局。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行动。推动“双创”上水平。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发展数字经济。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国常会提出的这些内容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落地。
他指出,不论是对经开区的部署,还是新型产业的发展,都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我国在创新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很大改变和诸多努力。国家推出的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一系列产业政策,特别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撑。
他说,今年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年,这些举措有助于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并激发那些还有相当大发展空间的经济开发区。
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看来,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政府抓好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也是我国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
在具体产业上,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对在华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实施普惠性减税降费,吸引各类投资共同参与和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求。
李珂告诉记者,无论是集成电路还是软件产业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而这些产业的发展载体就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他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产业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的破局方法就是创新和调整。
去年年底,商务部完成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全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2017年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量化评价。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该份评价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13.8%;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过4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7件。
在排行榜上,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无一例外是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区域。
李珂说,政府推动开发区转型和产业转型,其实是一直在做的。而这些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开区,也大多分布在经济实力发达的地区,例如苏州、广州、北京、上海等国家级经开区都是属于成立早、发展时间较长。“国家级经开区是一个点,但是整个区域产业生态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不管是长三角、珠三角还是京津冀,它们都是经济实力强、效率高、产业环境好的地区,所以这几个地方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开区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