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给“老人鞋”行业立规矩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入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

一些“老人鞋”商品频频出现在广告中,以其“安全舒适”“适合老人”的精准卖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可是,随之而来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和“断线”的售后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不少麻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银发经济”水涨船高,可观的市场刺激着商家们跟进。据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目前专门制造和销售“老人鞋”的企业由2014年的1700多家,增至2018年的3500多家,增长率高达106%。

笔者以“老人鞋”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参差不齐:高者高达3000多元,低者仅19元。这些所谓的“老人鞋”普遍以耐磨性好、防滑度和柔韧度占优等吸引眼球。

这些形形色色的“老人鞋”果真如商家宣称的那样舒适吗?事实并非如此。

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日前对“老人鞋”开展的比较试验发现,在80批次样品中,鞋底过软的占20%,鞋底过硬的占15%。一些样品材质偏重,柔软度和弯曲性也很差。在80批次样品中,58.75%的“老人鞋”执行“旅游鞋”标准,7.5%的“老人鞋”执行“休闲鞋”标准,其余33.75%未标注标准。

“从商家宣传看,‘老人鞋’已成为鞋类中的一个细分行业,然而缺少明确的行业标准,面对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老年人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陶爱莲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老人鞋”实际上就是运动休闲鞋、专业鞋、布鞋,一些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惜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鞋包装成“老人鞋”卖给消费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为给“老人鞋”行业立规矩,近日,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委托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制定了全国首个“老人鞋”团体标准,除了对鞋子的耐磨耐折性能、黏合强度等作出明确要求外,还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许有可触及的尖锐面等具体要求。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针对“老人鞋”等产品出台更多细化管理规定,严厉查处各类侵害老人权益的行为,让老人放心安心消费,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老人鞋

  • 中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数学,作为最能拉开区分度的学科,总是家长、老师最重视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课外培训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种选拔考试中的必选项。早年间轰轰
  • 家长为何会对学生作业感到焦虑? 学生作业电子化,近来成为一个舆论热点。参与争论的一方大谈便利,另一方则质疑这种方式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深入分析关于电子作业的讨
  • 查看机构资质 对预付式教育培训要谨慎选择 针对近段时间,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出现停业关门,众多消费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情况,昨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
  • 养老产业最需要年轻人 养老行业,每天和老人打交道,听起来好像暮气沉沉,其实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朝阳产业。清晰的发展前景、巨大的人才需求,吸引着人们投身其中。
  • “入园难”的破解之道才是关键锚点 近日,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
  • 国外高等学徒制都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关于学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工匠精神挂在嘴边,而传统上可被称为工匠的职业,大多都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 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 11月28日,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杨振宁教研楼是我国第一座以杨振宁先生命名的教研楼。杨振宁教研楼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
  • “课后三点半”难题如何解决?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
  • “回流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值得关注 ‘回流儿童’既容易被同学欺负,也容易成为校园霸凌者。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他同
  • 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