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2020年实体降成本仍将全面发力

2019年我国推出为实体企业减负的“组合拳”,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减税降费、降电价、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制度性成本等一揽子重磅举措持续释放红利,成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和地方已就降成本的实际效果和可拓展的空间展开调研,2020年实体降成本仍将全面发力,税费、电价、网费、融资利率将成为减负重点。

直指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痛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从年初开始发力。2019年第一天,新个税法如期全面实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正式落地,为纳税人派发新年减税礼包。此外,小微企业减税新政、4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化增值税改革举措、5月1日开始实施的社保费降率、7月1日开始实施的3000亿元降费……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12个税种,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19个费种,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逐一兑现,规模之大、惠及范围之广、优惠方式之多前所未有。

业内预计全年减税降费的总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元。专家指出,本轮减税降费既有普惠性减税又有结构性减税,而且导向精准,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获益最为明显。真金白银的优惠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助推了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助力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2019年以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要政策着力点,相关重磅政策不断落地。

央行今年8月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旨在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种效应在改革后的首月就有初步体现。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用等也是政策发力方向。今年年初,国务院发文提出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在多项政策助力下,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银保监会12月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10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76%,比2018年的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五家大型银行通过承担或减免信贷相关费用等措施,再降低小微企业其他融资成本0.58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也在下行。央行数据显示,9月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33%,较2018年高点下降1.26个百分点。

除了税费和融资成本之外,降成本还从多个方面综合发力。用能成本方面,2019年国家发改委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批降电价措施,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46亿元,其中降低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为810亿元,全面完成了任务要求。

此外,2019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目标早在今年8月就已基本完成。

降低制度性成本方面效果也很显著。今年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两部重磅法律法规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世界银行的最新排名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记者了解到,岁末年初,多个部门和多地政府对明年工作进行部署时,都将继续推进为实体企业减负列为重点,并且此前已经就降成本的实际效果和可拓展的空间展开过调研。2020年,包括税费、贷款利率、电价、网费、物流费用等在内都将成为减负重点,营商环境也将进一步优化。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关注当前财政平衡问题的基础上,2020年的减税降费政策应更着重于提高减税降费的效果和质量。此外,根据我国落实税收法定的要求,目前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等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加快了立法的进程,2020年将通过落实税收法定来进一步巩固及拓展减税降费的成效。

降低企业融资利率也将继续成为2020年降成本的要点。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近期在重点工作通报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覆盖面,力争明年再增加300万户以上;在降成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力争银行业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展望2020年,在政策方面,预计央行会继续通过降准、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与此同时,也会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明年推动存量贷款转向LPR定价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他说,金融机构也要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进一步落实降成本的要求,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总体来说,今年以来的减税降费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积极效应,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0年仍将采取有效举措,继续围绕制度性成本、要素成本和融资成本等几个维度,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助力企业发展。他指出,为了让企业切实分享降成本红利,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实体降成本

  • 中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数学,作为最能拉开区分度的学科,总是家长、老师最重视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课外培训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种选拔考试中的必选项。早年间轰轰
  • 家长为何会对学生作业感到焦虑? 学生作业电子化,近来成为一个舆论热点。参与争论的一方大谈便利,另一方则质疑这种方式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深入分析关于电子作业的讨
  • 查看机构资质 对预付式教育培训要谨慎选择 针对近段时间,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出现停业关门,众多消费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情况,昨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
  • 养老产业最需要年轻人 养老行业,每天和老人打交道,听起来好像暮气沉沉,其实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朝阳产业。清晰的发展前景、巨大的人才需求,吸引着人们投身其中。
  • “入园难”的破解之道才是关键锚点 近日,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
  • 国外高等学徒制都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关于学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工匠精神挂在嘴边,而传统上可被称为工匠的职业,大多都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 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 11月28日,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杨振宁教研楼是我国第一座以杨振宁先生命名的教研楼。杨振宁教研楼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
  • “课后三点半”难题如何解决?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
  • “回流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值得关注 ‘回流儿童’既容易被同学欺负,也容易成为校园霸凌者。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他同
  • 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