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广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

“我们两户家庭农场,门挨门,地邻地,每年都在暗暗比:看谁种菜种得好,挣得多!”走进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连片绿油油的大头菜密密麻麻铺满数十亩土地。每年营收超过20万元,让种菜大户张青树底气满满:“我们种的是不打药的有机蔬菜,收获季节自然有商户来地里收菜。”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广元森林覆盖率达56.18%,有着生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如何转变成“金山银山”?面对转型发展考题,广元选择了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

农业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持续推进

“从山上的‘泥窝’搬到集中安置点的‘金窝’,有了好房子,更有了富日子。”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中心村村民张文杰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搬来了希望,拔出了穷根”。

剑阁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不仅为搬迁户规划肉牛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还盘活农村闲置撂荒土地,引导贫困户将闲置的土地作为资产入股,种植真仙茄、海椒、秋葵、大头菜等,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脱贫奔小康、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贫困户搬迁后依靠产业发展,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共发展特色扶贫产业480万亩,特色产业覆盖7.37万贫困户。”广元市委书记王菲介绍,目前全市已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00万亩,惠及52万农户,全市32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5万贫困户增收脱贫,2013年至2018年底共有31.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4.6%降至1.4%。

出台废旧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意见,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广元将农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坚持绿色农业的底色,截至2018年底,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70多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超过360个。

特色产业进村,绿色农业迸发活力

在朝天区宣河镇旭光村万亩核桃基地,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采收核桃,其中不少是贫困农户。“这一季的核桃卖出去,头上的贫困帽就摘掉了!”核桃是朝天区“名片”产业、农业“金字招牌”。截至目前,核桃基地规模达45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达到4.7万吨,连续11年位居四川各县区第一。

“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富起来。”广元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表示,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切入点。他告诉记者,该区已形成万亩核桃产业乡镇12个、千亩核桃专业村110个、百亩核桃生产大户800余户,64个贫困村中建成52个核桃专业村,贫困户人均核桃种植面积达2.1亩,人均核桃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升级农业产业,做亮质量特色。广元通过农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体推进,形成“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产业基地、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亿元企业、一个园区就是一个观光景区、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农村社区”的发展特色。目前,全市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上百个。

此外,广元还通过建立扶贫产品认定、销售、质量监管、物流配送4个体系,开展扶贫产品进市场商超、车站景区、酒店餐厅和进专店、出海外等活动,将扶贫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截至2018年底,共认定“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349个,引进培育扶贫产品销售主体149家。目前,在农产品方面,广元共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超过2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名牌近50个。

农旅融合发展,生态康养人气渐旺

“搬到新居,搞起农家乐,旺季4个多月就可赚两三万元。”剑阁县盐店镇拱石村的新村聚居点,搬迁户卢民全满脸幸福。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63%的拱石村,有着双乳山、杨家坝翠云湖等令人向往的景观。交通的便利,让这里的乡村旅游逐渐兴旺,从山上搬迁而至的农户们也沾上了旅游业的福利。

广元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绿色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城区空气质量几乎全年为优良。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康养旅游已成为该市的名片,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也吃上了“旅游饭”。“壮大旅游业是广元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就业增加,同时能促进脱贫攻坚。

“夏季游客订房,起码要提前半个月。”朝天区李家乡永乐村村民李德申将自家旧房装修后,办起农家乐,每年旅游收入超过4万元,李德申由此脱了贫。随着农旅结合发展,李家乡已建成避暑康养旅游胜地,共有农家乐207家,最多时日接待游客量超过6000人,每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

一条旅游线,就是一条脱贫产业线。“今年游客比往年多,我们的收入肯定也更多!”在广元市昭化区平乐旅游区经营小商品的谭翠容,在旅游旺季每天都能卖几千元的商品。而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在当地摆地摊的她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万多人的昭化区,从核心景区昭化古城向牛头山、大朝驿等景点延展的旅游公路沿线,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5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还进一步带动了农旅融合升级发展。“发展旅游带来了顾客,猕猴桃不愁卖,”昭化区紫云乡紫云村三组村民王惠种了8亩多猕猴桃,“果子刚熟,就有游客上门来采摘。”每年不到10月,她家的万斤猕猴桃就基本卖光,仅此一项便收入5万元。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广元 农业强市

  • 中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数学,作为最能拉开区分度的学科,总是家长、老师最重视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课外培训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种选拔考试中的必选项。早年间轰轰
  • 家长为何会对学生作业感到焦虑? 学生作业电子化,近来成为一个舆论热点。参与争论的一方大谈便利,另一方则质疑这种方式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深入分析关于电子作业的讨
  • 查看机构资质 对预付式教育培训要谨慎选择 针对近段时间,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出现停业关门,众多消费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情况,昨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
  • 养老产业最需要年轻人 养老行业,每天和老人打交道,听起来好像暮气沉沉,其实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朝阳产业。清晰的发展前景、巨大的人才需求,吸引着人们投身其中。
  • “入园难”的破解之道才是关键锚点 近日,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
  • 国外高等学徒制都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关于学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工匠精神挂在嘴边,而传统上可被称为工匠的职业,大多都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 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 11月28日,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杨振宁教研楼是我国第一座以杨振宁先生命名的教研楼。杨振宁教研楼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
  • “课后三点半”难题如何解决?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
  • “回流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值得关注 ‘回流儿童’既容易被同学欺负,也容易成为校园霸凌者。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他同
  • 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