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新引擎 文娱消费点亮夜间经济

今年以来,中国文化消费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而在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专门针对促进文化消费,提出了推动消费惠民、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市场监管三项措施,鼓励各地举办文化旅游消费季等活动,实施门票打折等政策。从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的火爆,到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的流行,无不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新气象。文化消费已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文创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每逢“6·18”等电商消费节,人们都会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惊叹,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来说也是如此。今年6月16日零点刚过,天猫图书首小时成交量同比增长就超过了550%;3分钟之内的图书成交量,就超过了去年1小时的数额……

不仅是图书,如今文化产品越发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兵马俑化身成桌面手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活化”成一张张脸谱面膜,长征火箭变身为气泡水机……这正是淘宝“国宝联萌”计划的手笔。

5月21日,淘宝上线“国宝联萌”计划,宣布将在未来3年,联合淘宝卖家、平台设计师资源,共同开发超100个国宝IP,打造百亿级市场。

文创开发不仅线上热闹,线下也风景正好。7月31日,上海首家集文创产品展示、零售交易、版权洽谈于一体的实体店“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对外开放。上海特色小吃“葱油拌面”冰箱贴、可以奏出国际歌的“中共一大会址”八音盒等产品受到热捧。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这是互相整合,推动上海文创工作,传播文化,也拉动消费。”

的确,在不久前刚刚于上海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仅仅4天,5700余种文创产品就吸引了观众超过5万人次,销售额超过3400万元。未来,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相当可观。

文化旅游渐成热门选项

除了文化产品消费抢眼之外,文化旅游等消费也渐成时尚。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其中以博物馆、展览馆为目的的文化旅游,则越来越受欢迎。美团门票大数据显示,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相关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馆以及新晋网红失恋博物馆等均成消费者热门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从近年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上半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数达30.8亿人次,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和13.5%。

同时,旅游也成为一个杠杆,撬动了箱包、化妆品等领域的消费。苏宁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旅行箱包销量同比增长202%,防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73%,口红和面膜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47%和242%。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目前,包括旅游、文化等在内的居民服务性消费已占消费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应该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文娱消费点亮夜间经济

加强文化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办法有很多,向深夜延伸就是其中一个。

7月31日,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拉开帷幕。本届消费季将重点挖掘文化活动夜间消费市场潜力,鼓励有条件的商场、剧场、影院、园区等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发展夜间经济。

于是京城各大场馆都行动起来。国家博物馆自7月28日起每周日延长至9点闭馆。中国园林博物馆7月31日至8月4日举办“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每周五至周日晚开放至21时,周末夜场的观众人次已能占到全天的10%。

如今,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已成为夜间经济的新亮点。夜晚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剧场看演出,成了不少人每星期固定的娱乐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增长。

以东北地区为例,大麦网数据显示,5月-8月,东北地区演唱会及音乐节共计19场,同比去年提升110%,预计观演人次将达35万,观演人次同比提升25%,票房将同比增加15%。

大麦网东北区域负责人吴迪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娱消费不再是曲高和寡,渐入寻常百姓家”。

专家表示,话剧歌剧、音乐会、曲苑杂坛等现场娱乐演出时间通常是19∶00-22∶00,故而这类文娱消费将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与旅游结合的休闲展览将有更大的夜场发展空间。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文娱消费 夜间经济

  • 中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数学,作为最能拉开区分度的学科,总是家长、老师最重视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课外培训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种选拔考试中的必选项。早年间轰轰
  • 家长为何会对学生作业感到焦虑? 学生作业电子化,近来成为一个舆论热点。参与争论的一方大谈便利,另一方则质疑这种方式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深入分析关于电子作业的讨
  • 查看机构资质 对预付式教育培训要谨慎选择 针对近段时间,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出现停业关门,众多消费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情况,昨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
  • 养老产业最需要年轻人 养老行业,每天和老人打交道,听起来好像暮气沉沉,其实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朝阳产业。清晰的发展前景、巨大的人才需求,吸引着人们投身其中。
  • “入园难”的破解之道才是关键锚点 近日,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
  • 国外高等学徒制都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关于学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工匠精神挂在嘴边,而传统上可被称为工匠的职业,大多都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 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 11月28日,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正式启用。杨振宁教研楼是我国第一座以杨振宁先生命名的教研楼。杨振宁教研楼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
  • “课后三点半”难题如何解决?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
  • “回流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值得关注 ‘回流儿童’既容易被同学欺负,也容易成为校园霸凌者。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他同
  • 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