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暨社会责任百佳表彰大会上如是说。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大会上发言。
发布会上,潘光伟对《报告》做出重点解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立行之本、兴业之道。”潘光伟指出,2018年,银行业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推进落后产能转型升级,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多项重大海外项目落地。
他表示,为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着力破解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等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普惠金融服务,还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源支持,助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
“截至 2018 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对民营企业投贷余额合计6,371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64亿元。”潘光伟举例称,建设银行实施普惠金融等“三大战略”,打造“小微快贷”系列产品和平台化经营模式,累计为225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7万亿元信贷支持;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齐鲁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陆续发布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的办法和措施,以全维度的“组合拳”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实现精准对接,深入推进金融脱贫攻坚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报告》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增加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攻坚扶贫“最后一公里”。
“例如,2018年农业发展银行在信贷政策、资源保障、定向帮扶等方面,采取降低准入门槛、执行特惠利率等举措,全方位加大帮扶力度,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900亿元。”潘光伟介绍称。
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普惠金融事业部制,加大信贷配置资源、强化专业队伍能力提升,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中信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推出银担“三农”服务模式等。
《报告》指出,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框架与制度顶层设计,参与绿色金融实验区改革创新工作,积极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对此,潘光伟举例称,2018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开展绿色银行自评工作,举办绿色信贷实务和合规风险管理专题培训,完成了全球第一本中英文版《绿色信贷》教材的编写工作;民生银行制定《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优先购买环保标志产品,促进业内供货商改善企业环境行为,有效推动绿色消费。
《报告》还显示,随着金融科技在银行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2018年中国银行业呈现出“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融合深度化”的“四化”趋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用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加速度”。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营业网点数量达22.86万个;布放自助设备共计103万台;行业平均离柜率达88.6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在客户服务方面,潘光伟表示,2018年,银行业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有效畅通客户投诉通道,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完善特殊群体无障碍服务,切实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秉承“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理念,持续完善公益管理体系,聚焦扶贫、教育、养老、生态、助残等社会民生领域,不断探索银行业务与公益事业融合创新发展。截止201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慈善投入达7.08亿元,开展慈善项目近3000个,员工志愿活动时长达44.7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