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个月,社保资金再度开启增持可转债模式。
数据显示,在2月份启动减持后,5月份社保资金重新开启了净买入转债的模式。此外,另一长期资金代表——企业年金也维持着净买入状态。
与此同时,市场乐观情绪也在升温。6月份多家机构表示,可转债的左侧机会正在到来,目前距离历史大底仅有不足10%的空间。
5月转债市场已经确立了调整态势,下跌途中不少资金损失较大。5月,中证可转债指数下跌2.4%,但个券跌幅差异很大,其中,东音转债下跌30%,盛路转债下跌14%。
“由于市场预期过于一致,导致流动性变弱,减仓难度加大,交易损失明显增加。即便已调整资产组合,同样受伤严重。”一券商资管人士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沪市持仓数据显示,5月末各类机构主体共计持有2000亿元可转债,净增持97亿元。不过对于市场的态度分化加剧,其中,作为长线资金代表,社保资金时隔3个月后,再度净增持,规模小幅提升0.5亿元;企业年金增持7.84亿元。此外,券商资管和基金公司维持了净买入格局,分别增持9.32亿元和11.91亿元。出人意料的是,券商自营减持规模达到了12亿元。
“5月份,作为长线资金的社保资金选择再度增持值得关注。由于5月份新券评级不高,因此社保资金更多是在二级市场增持。”上述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在去年6月份转债指数见底之时,社保资金准确抄底,并且一路净增持至今年1月末,并在2月份的亢奋行情中开启了减持模式,收益颇丰。
不过,中泰证券韩坪在其最新报告中表示,还需要考量社保资金增持的连续性和力度。此外,今年在流动性层面存在分层现象,也会让转债市场充满变数。
社保资金再度入场增持之际,市场乐观情绪也在升温。不少机构认为,目前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二季度调整,性价比已凸显,并正在逼近历史大底。
“当前转债已经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有36只标的转债定价不及去年末,其中优质品种数量不少。转债距离历史底部仍有5%至10%的距离。”兴业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左大勇在其中期报告中表示。
左大勇认为,如果仅比较AA+/AAA评级标的价格,距离两个历史底部——2011年底和2018年10月,约有10%的空间。如果观察低价标的价格,较2011年底、2014年4月和2018年10月这3个历史底部,约有6%至8%的空间。
光大证券也发布报告认为,随着权益市场调整,转债绝对价格亦快速回落,当前中平价转股溢价率非常接近2018年底溢价率均值7%。(记者 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