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披露季以来,A股多家上市银行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报陆续披露,作为少有的身披A+H股两地上市银行“黄金战袍”的郑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幅仅4.54%,在目前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十多家银行中垫底,不良贷款率却持续高企“遥遥领先”。
随着郑州银行近年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业绩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拨备覆盖率下滑、资本充足率收窄等风险隐患不断加速暴露,A股H股股价更是双双创下新低。
对于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的原因,郑州银行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该行主要客户集中在中小微企业,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受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阶段性困难,整体经营状况不佳,企业经营风险向银行传导,河南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均处于上升趋势;受地区传导时序影响,信用风险正随产业梯队转移至中部地区;监管政策调整,2018 年4季度监管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
不良率“遥遥领先”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5日约有11家A股上市银行已披露业绩快报,这11家银行分别为分别为成都银行(601838.SH)、张家港行(002839.SZ)、郑州银行(002936.SZ,06196.HK)、长沙银行(601577.SH)、杭州银行(600926.SH)、宁波银行(002142.SZ)、江苏银行(600919.SH)、西安银行(600928.SH)、南京银行(601009.SH)、上海银行(601229.SH)、招商银行(600036.SH)。
7月12日,郑州银行2019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56亿元,同比增长21.25%;拨备前利润为45.61亿元,同比增长2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增长4.54%;不良贷款率为2.39%,较年初的2.47%小幅下降。
对于净利润增速等问题,郑州银行答复本报记者称,根据监管2019年新要求,我行逐步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总额及贷款拨备计提数大幅度增加。2019年上半年,我行总体经营运行稳健,主要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华夏时报》记者对比分析数据发现,郑州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增速,较其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或拨备前利润增速均存在较大差距。且在上述11家上市银行中,其净利润增速处于最低水平,除郑州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净利润均呈双位数增长。
根据业绩快报数据,11家银行净利润增速由高到低分别为江苏银行27.29%、长沙银行26.40%、杭州银行20.21%、宁波银行20.03%、成都银行17.99%、南京银行15.07%、张家港行15.05%、上海银行14.32、招商银行13.08%、西安银行11.08%和郑州银行4.54%。
郑州银行虽净利润增速垫底,但不良贷款率却“遥遥领先”,居于11家银行首位。
11家银行不良贷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郑州银行2.39%、成都银行1.46%、张家港行1.43%、杭州银行1.38%、江苏银行1.37%、长沙银行1.29%、招商银行1.24%、西安银行1.19%、上海银行1.18%、南京银行0.89%和宁波银行0.78%。
“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遥遥领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资产质量恶化,会给郑州银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时表示。
近年来,在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引导下,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要求,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从2018年起,郑州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就已大幅低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7%,较全国城商行不良贷款率1.79%高出0.6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8%,彼时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6%。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银行在2015年香港上市以前,不良贷款率低至0.75%。上市以后,不良贷款率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2014年至2018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5%、1.10%、1.31%、1.50%和2.47%。
随着郑州银行不良率持续高企及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其拨备覆盖率不断下滑。2014年至2018年该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01.66%、258.55%、237.38%、207.75%和154.84%,今年一季度该指标为157.31%,虽然满足监管要求,但与监管标准150%仅差7.31%。
巨额融资“补血”
面对不良率攀升、资产质量恶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与对资本的不断消耗,近年来郑州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补血”,但仍难以解渴。
自2015年赴港IPO融资48.15亿元后,郑州银行2017年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78.26亿元。2018年,郑州银行又成功登陆A股,募集资金27.54亿元,三次累计募集资金近154亿元。
或得益于多次融资补血,郑州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但随着资产规模扩张及信用风险暴露对资本的继续消耗,该指标又有所收窄。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郑州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6%、13.53%和13.15%,2019年一季度该指标为13.17%,距监管最低标准10.5%相差2.67%;今年一季度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6%,距监管最低标准7.5%仅差0.76%。
对此,郑州银行答复本报记者称,一是为增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本行加大对当地信贷资源投放,贷款增长速度较快,使用部分资本,导致资本充足率指标有所收窄;二是2018年,本行顺应监管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回表,为提升风险抵补能力,我行加大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导致内生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能力有所下降。
或是A+H股上市并没有能够使面对资本金压力的郑州银行得以解渴,A股上市不足10个月,其拟再次定增融资60亿元。
7月17日,郑州银行公告称,董事会于2019年7月16日决议批准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其中包括郑州控股、百瑞信托及国原贸易)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发行不超过10亿股A股,且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用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虽然得到资本金补充或更利于郑州银行对信贷不良资产进行处理,然而发行普通股募集资本会摊薄盈利,企业过度融资问题亦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表示,这更会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对于此次定向增发,郑州银行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此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我行资本规划的一部分,有助于持续提升我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促进我行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股东利益的实现。
“看不透”的增减持
一个“普通员工”购买自己公司股票或许未曾想到触发信息披露规则,引起如此波澜,然而在郑州银行就是这样发生了。
相关信息显示,2019年7月1日,郑州银行相关人员赵保军以成交均价5.15元增持郑州银行A股股票2000股,共计1.03万元,占总股本的0.0005‰。7月5日,赵保军又以成交均价5.13元减持A股股票1000股。
郑州银行相关公告显示,赵保军与郑州银行监事赵丽娟系兄弟姐妹关系。对于上述两起增减持事件,赵保军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其确实在郑州银行保卫处工作,是郑州银行监事赵丽娟的弟弟,未曾想到引起这么大“麻烦”。
而在港股,海通国际证券Haitong Securities Co.,Ltd.则出现了高价增持后又低价减持令投资者“看不懂”的现象,单算着1700万股这一项投资,一进一出亏损约3200万港元。
港交所权益资料显示,5月28日海通国际证券以每股平均价4.7059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1700万股,涉资约8000万港元。增持后,海通国际证券的最新持股数目为1.45亿股,持股比例由8.43%升至9.55%。
随后海通国际证券又低价减持1700万股,香港经济通数据显示,7月31日,海通国际减持郑州银行1700万股,每股2.78港元。
除海通国际证券外,中信证券国际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也对郑州银行H股进行两次减持。郑州银行H股股权变动信息显示,7月17日中信证券国际减持郑州银行4381.85万股,8月1日又减持4797.52万股。
对于海通国际证券、中信证券国际对郑州银行H股股权的增减持问题,郑州银行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流通股票的交易是投资人基于自身投资需求和市场判断自主做出的市场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触发相应条件时,市场相关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交易规则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披露权益通知书。
《华夏时报》记者也就该问题分别向位于香港的海通国际证券、中信证券国际两机构相关部门进行电子邮件核实和求证,截止发稿时未得到其正式回复。
郑州银行A股与H股股价近日双双下跌创新低。截至8月9日收盘,其H股收盘价为2.61元/股,此前的8月5日最低跌至2.55元/股,较H股招股价每股3.85元低三成左右。该行8月9日A股收盘价为4.67元/股,而此前的6日最低跌至4.60元/股,较A股招股价每股4.59元仅“一分之差”。
关键词: 郑州银行